为什么要在应该的阶段做应该的事?|活出“无龄感”


作者: 周小宽 发布时间:2019-09-24 10:04:37

常常有人感叹,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自己又老了一岁。看着腰上的五花和脸上的沟壑,不觉又叹了一口气,唉,狗日的青春……


但是,你可能“错待”了自己,而且,大错特错——


  • 也许,你想象中的自己,远没有实际那么老。


  • 甚至,如果你想象自己不老,也许你就真的不老。


一个人的无意识中“感受”到的自己的年龄,和这个人现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这就是主观年龄

“主观年龄”或许比你的实际年龄大,也可能比你的实际年龄小。


而这个主观年龄,其实才是影响着你的人生,把控着你生命的真正节奏的幕后操盘。


-01-

“主观年龄”才是让你自己

“变老”的始作俑者


“你的心智年龄只有两岁”,这可能是个笑话,但是,你的主观年龄,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二十岁,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主观年龄,绝不等同于生理年龄。


简言之,就是自己感受到的自己的年龄,这和心理学中“自我身份的认同”有关,一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就是他感觉到的他自己,也就是他对于自己的印象。

比如,我们常常可能这样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我有一定的野心和行动力,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觉得我现在是一个中年人,不再是一个年轻人了……


这些对于自己的印象,一段时期之中,都是固化的,已经深入潜意识中,对于个人而言,他是毫不怀疑的。


这就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

“我感觉我现在是一个中年人,不再是一个年轻人了”


这个对于自己年龄的判断,则揭示了这个人的“主观年龄”。


如果他是50岁,才有这种感觉的,那说明在他30-50岁的这段时间里,他的主观年龄,其实都还保持在25-35的“年轻人阶段”,并没有以中年人自居,也没有随着实际年龄突破中年,而觉得自己老了;

如果他是32岁,就有了这种内在感觉,那就说明他的主观年龄比实际年龄更早的迈入了中年区域。

自我身份认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这种对自我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会投射到生活中,左右现实中的自己。


我们对于自己性格、品行的判断都会影响我们在现实中采取的实际行为和进行的选择,因为我们会需要让我们所做的事情,和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对于内心和谐的本能需求。


“只有我们所做的,和我想的一致,我们才能体验到一种和谐感。”


在年龄上,更是如此。


因此,主观年龄——你觉得你现在是多少岁,也就深深地影响着你现实生活。


你的行为、选择甚至喜好,都会不自觉地去偏向,你内心深处,你认定的那个年龄。

为什么会有人年纪大了还觉得自己很年轻,而有的人,明明年龄很小却觉得自己老了?


想象一下,假如没有出生证明,假如你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出生时间,你真的可以凭借外表就确知你现在几岁吗?


你的年龄如果全靠自己的感觉,也都是你自己说了算,那么你认为自己现在有多少岁呢?


就像身高或鞋码一样,你在世上度过的时间长短是一个既定事实。


但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个体对于“衰老”的体验并不尽相同,实际上,很多人会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或更年老。


研究者早就对人们这种的感受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此展开探索,去研究不同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会越发容光焕发又或是逐渐形容枯槁的不同现象,经过数据调查和实验,研究者发现,“主观年龄”可能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你的心理作用,影响了你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衰老,还是能“长盛不衰”“充满活力”。


那些觉得自己主观年龄,比实际年龄小的人,通常也看上去更为年轻,做出的选择更为大胆和有魄力。


“上了年纪的成年人们感受到自己比实际年轻的程度大小可能影响了他们日常生活或是重大人生规划。”——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布莱恩·诺斯克(Brian Nosek)。


主观年龄,一旦确定,我们的自我认同就会开始作用。


我们会无意识地协调自己和年龄的差距,给自己暗示。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它尽量符合我们对于自己年龄的认定。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四十岁,那么你可能行事风格,会更像一个趋于稳妥保守的中年人。


觉得很多新的尝试对你不合适了。


但如果四十岁的你,坚信自己的主观年龄,其实只有三十岁或更年轻,你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生活。更积极、更进取,给自己更多探索和试错的机会。

较实际年龄小的主观年龄,会让你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主观年龄甚至还影响着你的身体健康。


研究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主观年龄也可以预测包括死亡风险在内的各项健康状况。


在一些真实情况下,你真的只有你感觉到的“那么老”。


心理学上,暗示会对我们起着一种强烈的作用。

我们通常得出结论,再去寻找证据。


这是一种模式。


如果你觉得你很老,那么你可能会暗示自己,“我的身体机能开始出现很多问题了”,而往往当你不断给到自己这种强烈暗示的时候,你的身体可能就会在你的潜意识授意下,真的开始出现衰老的问题。


研究显示的是,随着年龄渐长,主观年龄更低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更低,甚至连死亡的风险都更低。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变得很值得我们思考,——你是否允许自己,活得年轻一点?


-02-

你觉得自己老了

你才是真的老了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广告的出现,让很多90后“老人”感叹颇多。


『 凌晨仍在办公司熬夜加班的你,

在朋友圈处理一张闲置的年卡

电梯坏了,你自嘲说今天可算运动了一次

敷着最贵的面膜,你熬着最长的夜

听说手机屏幕辐射大,你换了一张绿色的墙纸

你在凌晨3点转发遥远城市有人猝死的新闻

再给自己定了五个起床闹钟


看到这也许你也会感叹一句:这拍的不就是正在老去的我吗?

“保温杯加身,发量稀少,缺少社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连A片都没兴趣看了,偶尔蹦个迪都能闻见旁边伙伴身上散发出的风湿膏、红花油和藿香正气水的味道……”我有一位90后朋友半夜感叹,发了一段这样的文字。


似乎,连90后也加入了衰老行列,成为了最年轻的中年人。


本该激情燃烧的岁月,却在现实当中日渐颓靡油腻衰老的一大部分人。


上大学的时候,还能想想诗和远方,也不想屈从于眼前的苟且,而等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真实的自己,却发现自己已经苟且地无边无际了。

我的90后朋友对我说,“为什么我看到身边一些70后还活得少女感十足,我却觉得自己都要老得入土了,谈恋爱也觉得时间紧迫,再一想要生小孩,成本那么高,可能还没读上小学,我就已经抑郁了。”

如果从生理年龄说,70后,与90后的时间间隔,以十年计,但是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十年以上的年龄悬殊,并不实际定义了生活中的衰老和年轻。


有的人三十出头,就活得像菜市场黄昏时扔在那里没人要的菜叶了,前途一片灰暗,无聊无期待,有的人快五十了,还把自己当个宝宝疼爱,觉得自己既特别又可爱,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真的是两个人,一个天生早衰,一个天赋异禀?


不,可能只是他们/她们看待自己的年龄有不一样的感觉。

老态龙钟,暮气沉沉,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的实际年龄,而是被你的主观年龄控制了,你跟随的,不是身份证上年龄的节奏,而是你自己定义的人生的节奏。


为什么你会老得这么快?难道真的是因为时间太快?


不,你的主观年龄完全可以更小,你的时间走得快慢,并不完全是无法掌控的。


你的老,是因为你的主观年龄受到了外界的影响,被世俗年龄观,捆绑得太紧了。

似乎在相当一部分90后的价值观里,30岁之前不买房就找不到对象了,30岁之前如果不结婚就没人要了,30岁之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事业发展方向,这辈子就完了……


有太多的“30岁之前”清单强行束缚着你,这是催你老的主要原因。

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老了”,其实是你给自己定义的主观年龄太老了,而你的主观年龄,则是被你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被你所感知的到外界压力影响,你对于自我的认知不够清晰不够坚定,或者压根自我概念就是混沌的,你也不去寻找,不去怀疑,不去探索,因此,你必须依靠一种大众标准给你既定答案,于是,你就被环境和他人左右了。



-03-

那些敢“逆天而活”的人

现在都变成了什么模样?


有太多的人强行给某个年龄段的自己加任务,看着别人都前赴后继地往一个“标准”靠拢,你恐慌,你焦虑,你担心自己不一样就会掉队,就会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也盲目地从众了。

可这些世俗所认定的“标准”:


  • 例如你应该在什么年龄结婚


  • 你应该在什么年龄买房


  • 你应该在某个年龄怎样怎样


本身就不适用所有人,为什么你要屈从于它?


一旦你屈从于这个错误的“标准”,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导致你未老先衰。

明明你可以,选择不一样的路,但是你不断对自己说,“我没有时间了,我没有资格了,我没有可能性了”


那么这样说下去,直接导致的就是,你没有,值得期待的未来了。


未来,的确不一定让你得偿所愿风和日丽,但是,如果连未来都没有,那么你当下,还活个什么劲呢?


你就会活得特别没劲。


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老”。

你恐慌,觉得没有在“该干什么的年龄干该干的事情”,会让你活得不好,但是假如你严格按照,某个年龄标准,而不是你自己的心意,去规划你的人生,难道你就能活得快乐自由吗?


恐怕,你会活得疲劳得没有喘息的机会,会焦虑于该办的事情都没有办好,会畏惧于放弃不喜欢的选择,会在很多很多的负面情绪里打转,又认定自己的年龄已经没有机会重来?


那么,到底哪一种会更差?


哪一种又更好?


把自己想的更年轻一些,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可能,有时并不只是一种“无力的想象”,而是直接赋予了你更多的可以自由自主的人生时段。

当你焦虑于自己二十八岁还没合适的事业方向或者男朋友的时候,你关注的只有那些根据年龄你给自己规定的没有达标的地方,你看不到你的机会,你的年轻。


而有的人五六十岁了,如果他内心的主观年轻还是很小,那么也许,他还会保持还一直对世界和他人的好奇心,愿意探索,能够接受失败,相信还有机会。

1928年出生的达芙妮·塞尔夫是模特界的一个神话。她拥有着六十年如一日的好身材,本该老去的年龄里,她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跳出了时间的束缚,活出了少女的模样。


达芙妮练习瑜伽和舞蹈,她总感觉自己活力十足,到了70岁的时候,还重返T台。

你也许觉得这个例子离自己太远,那说个近的,


我表妹的德国婆婆,八十岁了学习作画,并且还举办了个人画展,她会觉得自己是多少岁呢?


我好朋友的妈妈,之前丧偶,65岁,最近交了个比自己小九岁的男朋友,重新进入恋爱状态的她,宛如少女一般。她有觉得自己是多少岁呢?


……

活着最美妙的事情在于,一切还有可能,而你也不知道,那可能是什么。


老,不是在于年龄,而是在于心。


上一篇:影评《哪吒之魔童降世...下一篇:一团和气才是最失败的...

返回顶部

图书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Copyright betway手机最新下载 学生工作处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电话:0731-58683601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3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