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学校“先行先试”,选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两个专业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39名学生开始试水“卓越计划”。
2010年6月,教育部遴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作为首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我校成为当年湖南唯一一所首批入选的省属本科院校。
2012年7月,学校在全国率先进入“最后一步”——首批“卓越计划”学生分赴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地区的29家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企业学习。学校在企业聘请了86位企业导师,探索“双导师”培养的聘用与管理模式。
2013年6月,四年磨一剑,首批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139名学生中有120多名学生与企业签约成为正式员工,其中,留在实习企业就业的有71人(占52%),真正实现了“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下”。
……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已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电气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占全校招生工科专业总数的29.6%)、1218名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学校与全国92 家企业签约,这些企业共接收我校三届602 名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其中312 名学生已圆满完成企业学习任务,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实习企业就业。
回顾6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 “卓越计划”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取得了10大成果。
一、确定了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
在深刻理解“卓越计划”内涵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定位和改革思路。
指导思想:学校将实施“卓越计划”作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办出特色的一个突破口,充分调动校企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实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对湖南省地方院校推进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目标定位: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思路: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校企紧密合作,改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建立了校院专业多级“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实施专业、制定学校层面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在全校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实施保障,起决策作用。下设“卓越计划”工作办公室(简称“卓越办”,与教务处合署办公),起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
学校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主要起咨询、指导和顾问的作用。成立 “卓越计划”公共课协作组,由校“卓越办”直接领导,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评价公共课部(中心)的教学改革。
实施学院成立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学院的“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成立专业教学工作组和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
三、科学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制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卓越计划”专业以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基本要求为指导,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优势,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整合优化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卓越计划”专业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3+1”模式下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的课程教学体系。校企双方通过对课程设置与组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共实质性整合了120多门课程,进一步优化了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将“成形工艺与模具课程设计、现代模具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模具数控加工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整合成一个8周的实训环节,将原来分散的多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整合为一个系统的实训环节。
四、积极开展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学校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采取的教学方法改革有:
一是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法。如在《电路理论》等课程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小组探究式教学方法,并开设创新性实验。
二是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法。如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内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引进了仿真动画。
三是基于课程的QQ群研讨式教学法。如《高低压电器》课程教学建立了“高低压电器学习QQ群”,建立了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三方互动平台,群成员有556人,可以随时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
四是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法。如《供电工程》在课程学习时针对5个供配电工程设计项目,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要完成所给项目的设计内容。
五是基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性教学法。积极引导“卓越班”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以项目为引领,开展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五、建设了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建立了一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承担“卓越计划”教学任务的校内专职教师均由有5年以上企业工程背景经历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担任;企业学习阶段的企业兼职教师由实习企业推荐,经“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评审后予以聘任,目前共有301名企业工程师被聘为学校兼职教师。
为强化工程经历,不断提升专职教师工程素养,学校一方面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措施,每年安排一批中青年教师通过产学研合作或到企业实习,对他们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已有19名教师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取得了工程经历。
六、创建了“分段递进式”的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学习方式
科学选择“卓越计划”联合培养企业。学校选择联合培养企业时,要求其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具有校企合作教育的良好愿望,校企彼此认可度比较高;二是企业能够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包括生活、安全保障等条件;三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必须处于学校对合作企业的总体布局当中。如我校两个“卓越计划”首批实施专业的29家实习企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集中在长江三角洲(9家、占31.0%)、珠江三角洲(8家、占27.6%)和本省的长、株、潭区域(8家、占27.6%)三个区域,有利于学校加强管理,节约办学成本;二是以人才需求强烈的成长型民营企业为主,有21家(占72.4%),而外资企业为5家(占17.2%)、国营企业3家(占10.3%);三是校友在企业具有重要作用,14家(占41.4 %)合作企业的高层职务由我校校友担任。
建立了一批“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了湖南东信集团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湘电集团等3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创立了“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学校紧密结合校企实际,站在校企共谋发展的立场,努力实现与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互补性,校、企一同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联合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实施了“分段递进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学校创建了企业深度参与的“分段递进式”培养方式,将累计1年的学生企业学习分为轮岗实习、工程项目设计与工艺训练、毕业设计三个阶段,采用“轮岗制”、“项目制”和“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
建立了企业教学质量的保障和评价体系。学校制订了“卓越计划”企业学习整体计划;校企共同制订差异性的企业学习执行方案;学校建立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参照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式,建立了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了由各级领导、专家、教师、学生信息员等组成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网络。
七、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以“卓越计划”为契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经验,把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师作为学校“卓越计划”培养的重要内容。
学校与英国高地与岛屿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机制设计等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先后派遣15位“卓越计划”专业教师出国学习,其中的14人已学成返校,承担“卓越计划”教学任务。学校还聘请“海外名师”为“卓越计划班”学生讲学。学校聘请了英国拉夫堡大学钟庆昌等6位国际知名教授为我校 “卓越班”学生讲学。
八、制订了“卓越计划”保障政策和管理措施
政策支持。学校先后出台了《 betway手机最新下载 “卓越计划”实施办法》等14个政策文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津贴与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激励措施,并在奖学金评定比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借阅科技文献资料等方面向“卓越班”学生倾斜,为学校的“卓越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经费保障。“卓越计划”实施专业在教学奖励、专业工作量计算、教师教学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学校设立“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研教改、校本教材等各类专项建设经费,以保障教学质量。学校设立“卓越计划”企业学习专项经费。
规范管理。一是从人才培养标准到专业培养方案、从课程教学大纲到课程教案都严格执行教学文件规定,确保各类教学资料符合“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二是本着“师生自愿、择优遴选、严格考核、政策激励”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的“卓越计划”教师与学生遴选、管理、考核和评价办法。三是建立了由校企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网络,通过信息反馈,全面掌握和监控教学实施过程。
九、企业学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素质和专业认识明显提高。通过企业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一是对本专业的认识从模糊到理解,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有效结合,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绘图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对社会和企业有新的认识,完成了从学生到“准员工”的心理转变;三是对企业的基本流程、管理模式以及制度、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四是在实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技能知识、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五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如在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实习的2009级电气工程专业“卓越班”学生邹腾同学提出的“CDBS小型断路器接线端子改进方案”,获得了公司高度评价,并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生毕业后签约在德力西电气上海研发总部工作。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如:2009级“卓越班”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6.4%,2010级“卓越班”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2.8%;另一方面“卓越班”学生毕业后在行业企业工作的比例很高。
十、“卓越计划”发挥了专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卓越计划”发挥了专业改革的先锋作用。2011年,我校“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获批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机械设计和电气工程两个“卓越计划”首批试点专业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机械设计专业又获批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学校两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东信集团——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betway手机最新下载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积极组织“卓越计划”的交流与研究,我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的影响。2011年10月,我校成功主办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论坛,全国56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参会。2013年7月,我校“卓越计划”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9所高校一道,入选高教司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卓越计划”工作进展的“典型案例”,面向全国工科院校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验推广。2013 年6 月,《中国教育报》以“‘卓越计划’ 如何才能持续”为题,报道了我校“卓越计划”企业学习。2013 年8 月学校编写的《betway手机最新下载 “卓越计划”企业学习实践考核手册》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建立的“卓越工程师计划”QQ群中进行了群共享,东华大学等数10所高校、200余名群员下载学习了我校的资料,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卓越计划”实施6年来,学校围绕“卓越计划”举行了90多场专家报告会,全国有80多所高校来我校学习、考察,先后40多次受邀在全国各地“卓越计划”交流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学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获批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20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教育学知名刊物发表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4篇。